AI赋能八角产业!这个智能工厂日处理120吨,效率提升数十倍
当传统农业遇上智能科技,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在广西藤县,一座现代化的初级农产品产地仓,正悄然改变着当地八角产业沿袭多年的发展路径,为特色农业升级写下生动注脚。

这座带来变革的 “智慧引擎”,正是纵横生物科技(梧州)有限公司打造的智能化加工基地。在这里,先进技术与地方特色农业深度融合,八角从清洗、杀青,到烘干、分拣的全流程,都实现了自动化运转,为藤县八角产业突破瓶颈、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路径。
走进产地仓内部,全自动生产线有序运转,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一套 AI 分拣系统。它如同给八角装上了 “智慧眼睛”,能精准识别每一颗八角的品质,自动完成分级筛选 —— 大小、色泽、完整度等指标的判断,全由系统高效完成,无需人工逐一甄别。
效率的提升更是肉眼可见。对比传统人工分拣模式,这套 AI 系统的效率足足提升了数十倍。据测算,产地仓一小时的加工量,相当于过去 50 名工人一整天的工作量,大幅减少了人力投入,也避免了人工分拣的误差。
而低温除湿烘干技术,则解决了八角加工的另一大 “痛点”。以往,八角加工依赖自然晾晒,不仅受天气制约大,遇到阴雨天气还容易发霉变质,加工周期也长达三天。如今,低温除湿烘干技术将加工周期压缩至十余小时,既摆脱了对天气的依赖,还能更好地锁住八角的香气与营养,保障产品品质稳定。
“我们的厂房占地面积约 1000 平方米,日处理八角量能达到 120 吨,整个流程下来,只需要 10 名员工就能完成。” 纵横生物科技(梧州)有限公司总经理颜鼎天介绍,这套自动化模式不仅让生产效益显著提升,更关键的是彻底打破了天气对加工的限制,实现了全年稳定生产。

对于当地八角种植户来说,这座产地仓带来的不仅是产业效率的提升,更是实实在在的收益保障。纵横生物科技创新推出 “仓储融资 + 订单农业” 结合的模式:当市场行情不佳、八角价格走低时,种植户无需为了回笼资金低价抛售,可以将采收的八角存入产地仓保存。更重要的是,这些存入仓库的八角还能作为质押,帮助农户获得银行低息融资,有效规避市场波动风险,让种植收益更稳定。
“以前,农户收完八角,不管价格高低都得赶紧卖,遇到行情差的时候,甚至会亏本。” 颜鼎天感慨道,如今产地仓建成后,这种被动的局面彻底改变了。农户有了 “缓冲带” 和 “定心丸”,能更从容地应对市场变化,安心投入八角种植。
企业的快速发展,也离不开地方的有力支持。藤县优越的营商环境、完善的交通网络,以及当地政府精准的服务与政策扶持,为纵横生物科技解决了项目落地、运营中的实际难题,让企业得以心无旁骛地投入技术研发与产业建设。
眼下,纵横生物科技的布局还在继续。为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、提升附加值,企业计划建设深加工生产线,从八角中提取八角精油、莽草酸等高附加值产品,推动藤县八角从 “原料输出” 向 “精深加工” 转型,让一颗小小的八角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。

“我们二期项目总投资约 2 亿元,预计明年年初启动厂房建设,争取年末就能投入运营。” 颜鼎天透露,未来的规划已清晰可见。
这座智能产地仓的落地,不仅是藤县八角产业的一次 “升级革命”,更标志着当地特色农产品正加速从粗放的原料输出,向标准化生产、品牌化运营转变。从传统种植到智能加工,从单一销售到产业链延伸,藤县八角产业的转型,为农业现代化、智能化注入了新活力,也让乡村振兴的蓝图在特色产业的发展中愈发清晰。